贊助商鏈接 |
雄安標準一出,“苗木接軌國際”再被提及。同時,健康生態(tài)的苗木產品,也可滿足居民對良好人居環(huán)境的向往。城市經濟的發(fā)展、人均生活水平的提升正呼喚科學、生態(tài)、健康的城市森林景觀,其帶來的價值不可估量。
結構性要求與健康性要求是鑒定一棵樹好壞的標準,對此,歐永森共提出了12個指標。見微知著,通過樹木的外形,可初步判斷行道樹的抗性與健康度。
從植物生理學的角度分析,歐永森講解了行道樹從種到養(yǎng)的各過程,介紹了更有效的提升苗木質量的方法。
城市樹木的修剪,多是以滿足人的需求為前提,所以修剪目的可歸納為控制生長、減少風險、控制病害、增強結構等原因。
人們對美好生活環(huán)境的向往催生了城市森林學的產生,城市森林學的核心為兩點———優(yōu)質種樹和美化環(huán)境。西方國家起步較早,許多城市的城市森林已見規(guī)模,中國奮起直追,面對已經“鋼鐵森林”林立的都市,改造似乎任重道遠。
4月12日,在《中國花卉報》社舉辦的百強苗圃論壇上,中華樹藝師公會會長、亞洲資深樹藝師歐永森介紹了城市森林學的起源與發(fā)展,并從國際視野對樹木選擇、養(yǎng)護與種植技術作了講解。在他看來,樹的科學錯綜復雜,種好、養(yǎng)好一棵樹并不容易。同時,他也糾正了一些從業(yè)者“習慣成自然”的樹木種植養(yǎng)護方式。
品樹:“原冠苗好在哪”?
結構性要求與健康性要求是鑒定一棵樹好壞的標準,對此,歐永森共提出了12個指標。見微知著,通過樹木的外形,可初步判斷行道樹的抗性與健康度。
良好的樹體結構不僅美觀,更是健康的保障。他介紹,一個好的樹木應該有以下幾個結構特征:一是有明顯中央領導干;二是活冠比(樹冠與樹高的比)達到60%;三是中央主干粗達到分枝的2倍;四是下干粗向上逐漸收窄;五是不能有內夾樹皮;六是不能有盤根現(xiàn)象。
健康的苗木是城市森林的基礎,同樣,樹體健康主要體現(xiàn)在下述六個方面:一是確定樹體具有良好的生命力與活力;二是無枯死、病斷、交叉枝條;三是病蟲害比例不超過5%;四是樹體無大面積傷口;五是確定當年生小枝條顏色正常;六則要求樹冠渾圓飽滿,最好成淚滴狀。
綜上,從樹木內部機理的角度分析,原生冠苗標準的提出正是對城市中健康樹木的呼喚。要實現(xiàn)城市森林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原生冠苗理念必將成為趨勢與指導標準。
種樹:“不只是挖坑埋土”
從植物生理學的角度分析,歐永森講解了行道樹從種到養(yǎng)的各過程,介紹了更有效的提升苗木質量的方法。
起樹,土球多大合適?
將樹木移栽進入城市,第一步是起樹,為保證充足的養(yǎng)分供應與移栽成活率,米徑不同的樹對應的土球大小在國際上均有規(guī)定。一般來講,土球直徑應為苗木米徑的8倍至10倍。
樹坑:嚴絲合縫還是留余地?
土球入坑后樹木繼續(xù)生長,周邊的土過密不利于側根向外延伸。所以最好的樹坑應稍大于土球體積。最好的配置是:容積是土球的2倍+高度比土球矮5厘米。
施肥:必不可少嗎?
樹木生長中能通過根系吸收與光合作用吸收必須的養(yǎng)分。移栽后,行道樹處于休眠狀態(tài),所以此時可稍微施肥以補充移栽中營養(yǎng)損失與短期內營養(yǎng),施肥量不宜太大。此外,施肥并非養(yǎng)護必要步驟,選擇性的在生長期施用即可。
支撐:我們是不是過度了?
目前,國內很多新栽的行道樹都有木樁固定支撐,以保證樹體筆直。其實,除了風力很大的地區(qū),樹木本身的韌性足以保證其在風中不斷。而過度支撐易使樹木產生“應激性”生長,反而會影響樹形,過緊的圍環(huán)則會阻礙樹木水分與養(yǎng)分運輸,對其生長不利。
剪樹:“你真的會嗎”?
城市樹木的修剪,多是以滿足人的需求為前提,所以修剪目的可歸納為控制生長、減少風險、控制病害、增強結構等原因。
但無論如何修剪,歐永森強調,作為一名樹藝師,必須懂得修剪的原理和各種修剪工具的特性———正如外科醫(yī)生進行手術,對病理和醫(yī)療器械必須了解。而修剪方法,對苗木正常生長會產生影響。國際流行的原冠苗并非不用修剪,只是采取適當?shù)氖侄,讓樹木美觀的同時,也能更好地生長。
城市森林學的亮點:優(yōu)質種樹和美化環(huán)境
人們對美好生活環(huán)境的向往催生了城市森林學的產生,城市森林學的核心為兩點———優(yōu)質種樹和美化環(huán)境。西方國家起步較早,許多城市的城市森林已見規(guī)模,中國奮起直追,面對已經“鋼鐵森林”林立的都市,改造似乎任重道遠。
歐永森表示,大城市病如熱島效應、空氣污染、噪聲等問題,樹木都是很好的解決方案,而科學綠化、生態(tài)綠化的理念,也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。
首屆百強苗圃論壇已圓滿落幕,來自國際的思潮引起園林人新一輪的思考與討論,苗木生產與應用接軌世界,適合本土將是未來的趨勢。百強苗圃論壇將持續(xù)關注行業(yè)熱點,引發(fā)更多思辯與思變,推動行業(yè)共同進步。
推薦閱讀:油松樹苗
推薦閱讀:油松樹苗